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校企合作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合作)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培养路径,通过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的深度合作,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面向数字经济时代需求,培养既掌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传统技能,又具备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应用等现代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8800元/年的学费标准与100人/年的招生规模,体现出校企共建模式下资源整合的集约化优势。
课程体系是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包含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财务共享服务等传统模块,同时嵌入区块链财务应用、企业财务机器人应用等前沿课程。校企双方联合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引入达内集团真实企业案例,使学生能在全虚拟仿真的智慧会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完成从账务处理到财务决策的完整流程训练。此外,管理会计与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通过模拟企业经营场景,帮助学生掌握业财一体化管理能力。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呈现三大特色:
- “3+2”专本贯通机制,2024年起与枣庄学院合作,学生完成3年专科学习后可直升本科,实现学历进阶;
- 双师双轨制教学,由校内教师讲授理论课程,达内集团工程师主导项目实战实训,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更新;
- 职业认证嵌入,要求学生在校考取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并鼓励获取财务数字化应用、金税财务应用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服务体系依托达内集团的行业资源优势,构建了“实习-实训-就业”全链条通道。毕业生可进入工商企业从事会计核算、税务申报等基础岗位,也可在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审计、资产评估等专业工作,更有机会通过企业定向培养进入财务共享中心、智能财务部门等新兴领域。合作企业提供的全国就业网络覆盖北上广深等20余个城市,近三年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部分优秀学生入职首年薪资可达8-10万元。
该专业的师资建设同样凸显校企协同优势。教学团队中43%为副教授以上职称,95%持有双师资格,并包含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行业专家。团队主持建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达3门,开发的“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被全国50余所院校采用。教师定期参与达内集团组织的企业技术研修,将智能财务、RPA流程自动化等最新技术反哺课堂教学。
从行业适配性分析,随着财务数字化转型加速,传统会计岗位需求下降幅度达22%,而兼具数据分析能力与业财融合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缺口持续扩大。该专业通过校企共建专业模式,使人才培养规格精准对接智能财务顾问、财务数据分析师等新兴岗位,毕业生平均薪酬较普通会计专业提高30%。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了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