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于2023年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依托浙江省工商管理一级重点学科,致力于培养兼具数据科学素养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懂数据、精业务、善管理"为培养导向,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和产教协同的实践平台,构建起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知识框架。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长三角区域,该专业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形成了"理论+技术+场景"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为学生搭建了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应用的桥梁。
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立足国家数字经济战略需求,聚焦数据治理、商务智能、智慧决策三大核心领域,培养掌握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强调"政治信念坚定、工程素养突出、业务创新能力强",毕业生需具备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电商、金融、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能力。专业依托商学院(法学院)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大数据模拟交易软件、SPSS等工具,形成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支持的全流程教学场景。
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
课程设置呈现"管理科学+数据技术+行业应用"的交叉特征:
- 基础理论模块:包含管理学、经济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商科主干课程
- 技术方法模块:重点建设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平台技术等核心课程
- 应用实践模块:设置金融数据建模、智能电子商务、推荐系统原理等特色方向课通过"机器学习+文本挖掘+可视化分析"的技术链条,学生可系统掌握数据采集、清洗、建模到商业落地的完整方法论。特别设置的商务文本智能分析课程,结合绍兴纺织、民营经济等特色产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业务场景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专业构建了"实验室+企业基地+国际平台"的三维实践体系: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10个专业分室,包括金融投资、生产物流等模拟场景
- 与3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协议,开展大数据建模、数智管理等实战项目
- 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等境外高校合作,实施学分互认和海外实习计划创新实践方面,通过ERP沙盘竞赛、经济管理案例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数据分析与商业决策能力。特有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在学术研究、职业规划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指导。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36人组成的专任教师团队中,教授占比25%、副教授占比64%,博士学历教师达58%,80%以上具有海外访学经历。团队科研成果显著:
-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
-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
- 承担地方政府与企业课题70余项,科研经费超千万教师群体涵盖香港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背景,研究领域涉及数据资产化、隐私保护、智能决策等前沿方向。依托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
就业前景与区域适配
专业对接浙江省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纺织产业三大优势领域,毕业生主要流向:
- 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数据挖掘与用户画像分析
- 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与量化投资建模
- 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优化与智能生产决策
- 政务部门的电子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绍兴地区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集聚的产业特征,为大数据技术在营销优化、流程再造等场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近三年全国同类专业就业率保持在85%-90%,起薪水平高于传统管理类专业30%以上。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