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音乐学(师范)专业是该校艺术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依托音乐学院三十余年的办学积淀,形成了“师范教育”与“传统音乐传承”双轨并行的特色培养模式。该专业自2013年起独立招生,2019年入选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点,展现了其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的显著成果。通过整合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的教学资源,该专业致力于为中小学及文化机构输送兼具教学能力与文化传承意识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一、师范属性与课程体系深度融合
音乐学专业以师范教育为核心定位,课程设置紧密围绕基础教育需求。理论课程包括乐理与视唱练耳、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实践课程涵盖器乐演奏、声乐及合唱指挥,形成“理论+技能+教学法”三位一体的培养架构。特别注重教学能力的锤炼,例如通过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长三角教学展示活动等平台提升学生的课堂设计与实施能力。专业还引入中小学特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强化与基础教育实际的衔接。
二、传统音乐传承的实践创新
专业特色突出传统文化传承,将地方戏曲、民族器乐等元素深度融入教学。例如:
-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以《器乐演奏》课程为载体,通过《跑旱船》《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民族器乐作品展演,挖掘乐曲中的历史背景与思政内涵,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 非遗传承实践:开展“京杭大运河戏曲文化传承工程”,联合中小学与社区推广南京白局、泗州戏等地方艺术形式,培养兼具表演能力与传播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 志愿服务品牌:组织“音悦坊”志愿服务队,在医院、社区进行传统音乐展演,探索音乐治疗与基层文化服务的结合路径。
三、多元化培养路径与成果转化
专业通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等项目拓展人才培养维度。在就业与升学方面:
- 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遍布江苏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部分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或校长。
- 考研升学方向覆盖南京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近年录取率稳步提升。
- 竞赛成果丰硕,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荣誉,体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
四、师资力量与教学保障
音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61%,研究生学历占比85%,包含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及外校兼职硕士生导师。教学团队依托省级重点教材与一流课程建设,开发出《中国民族音乐》《计算机音乐制作》等特色课程,并承担多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基金课题研究。学院配备专业音乐厅、琴房及数字音乐实验室,为教学与实践提供硬件支撑。
该专业通过课程思政与文化浸润的双向驱动,构建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生态,既夯实学生的师范技能,又激发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播力。这种培养模式不仅回应了基础教育对高素质音乐师资的需求,也为传统音乐的当代传承探索出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