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于1952年建校时期,经过70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该专业以"航空制造服务国防"为核心理念,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为航空航天领域输送了大批掌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核心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历史积淀与学科优势
该专业作为沈航的传统优势学科,在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其培养质量达到国际实质等效标准。依托飞行器快速试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了数控加工与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与激光加工、机器人与航空装备三大特色方向。专业教师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课题,参与航空发动机、舰载机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攻关,研发出复杂薄壁件加工变形控制技术等多项突破性成果。
课程体系与培养特色
专业构建了"虚拟仿真+工程实践"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开设《飞机典型零件数字化制造虚拟仿真》和《机械设计》2门国家级金课,以及10余门省级金课。通过航空制造技术综合实践教学中心,学生可操作智能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等价值5000余万元的先进设备。培养方案注重国际化视野拓展,2015年起与法国皮卡迪大学开展"3+1"联合培养项目,2018年获批辽宁省首批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突出,空天机构创新俱乐部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4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中斩获国家一等奖。
就业前景与发展通道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2024年考研录取率达31.3%,其中37.1%进入清华、浙大等双一流高校。就业主渠道覆盖沈飞公司、黎明航发、航天三院等头部企业,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零件精密制造、四代战机刀具国产化替代、钛合金主梁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岗位。专业特别设置推荐免试研究生通道,优秀本科生可通过推免进入顶尖学府深造。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成效显著,与航空工业集团共建4个技术平台,实现产学研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