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高职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自2017年开设大数据技术专业以来,始终紧扣产业需求,构建了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不仅是省级二类品牌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群骨干专业,更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与前沿课程设计,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到实战应用的完整教学闭环。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解析其培养特色与实施路径。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重点培养掌握大数据平台运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可视化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两大模块,前者涵盖Linux操作系统、Python编程基础、数据库技术等底层知识,后者聚焦Hadoop系统基础、Spark数据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实战等前沿技术工具。通过“技能证书+企业认证”双轨制(如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应用工程师),学生能同步完成理论学习与资质认证。
实训环节采用“阶梯式、多平台”模式,校内建有大数据处理岗位实训基地和人工智能实训室等28个专业实验室,校外依托阿里、华为、京东等龙头企业建立协同育人基地。例如,在数据采集与清洗课程中,学生需完成真实企业场景下的数据预处理模型开发;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课程则通过Hadoop集群搭建和Spark运算优化等实战项目,强化工程化能力。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设计,使学生在毕业前已具备解决复杂业务需求的数字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上,该专业毕业生可胜任大数据研发工程师、数据ETL技术员、行业BI工程师等岗位,覆盖金融、电商、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学院与中国联通、三盟科技等企业共建“双导师制”,通过企业项目实训和职教大数据研究院等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数据显示,其校企合作覆盖率达85%,部分学生在实习阶段已参与企业级数据可视化项目开发。
支撑这一培养体系的,是人工智能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学院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和博士领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近三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开发了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AI技术导师+行业应用导师”的协同指导,学生既能掌握数据挖掘算法的理论深度,又能熟练运用Tableau、Power BI等工具完成商业分析报告。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模式,使该专业连续多年在省级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并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了大量“懂技术、会应用”的大数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