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理工职业学院作为江西省重点职业院校,其软件技术(人工智能)专业依托计算机类学科群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紧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将软件编程基础与智能算法应用深度融合,构建了以项目实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2025年最新招生信息显示,该专业隶属于人工智能学院,采用三年制专科培养方案,与区块链、5G应用等其他软件技术方向形成协同发展格局,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技术路径选择。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以Java开发框架和智能算法为核心,设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机器学习模型优化等主干课程。特别注重Web前端开发与Android移动端开发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引入TensorFlow、PyTorch等主流开发工具,强化学生对深度学习框架的应用能力。网页8显示,课程设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基础编程、智能应用开发、项目实战三大模块,其中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开发课程直接对接企业级项目需求。
实践教学环节凸显产教融合特色,建有人工智能实训中心和大数据实验室。学生需完成软件测试技术、云架构管理等实训项目,参与企业真实案例的代码编写与系统调试。网页7提到,学院与TCL等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施"双导师制",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机器学习模型部署、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应用。典型实训项目包括智能客服系统开发、图像识别算法优化等,强调从需求分析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训练。
就业竞争力体现在多维度能力培养上,毕业生可胜任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岗位。根据网页7的就业数据,约35%的毕业生进入互联网企业从事智能系统开发,28%服务于智能制造企业的工业视觉检测领域。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初级岗位如算法测试员平均起薪达6000元,3-5年后可晋升为AI产品经理或技术总监。学院定期举办华为ICT大赛、蓝桥杯编程竞赛,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23项,印证了专业教学成效。
该专业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将传统软件技术与人工智能前沿紧密结合。相较于普通软件技术专业,增设了智能机器人控制、计算机视觉等特色课程,并配置了NVIDIA Jetson开发套件等先进实验设备。网页6显示,专业教师团队中46.3%具有高级职称,52%为双师型教师,主持过国家863计划等重大项目。这种"技术+产业"的双重背景,确保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动态的同步更新,为学生把握AIoT、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