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2007年设立以来,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雄厚实力,已成为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和首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的标杆学科。该专业以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其所在的材料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拥有国家级竞赛获奖记录和60%以上的研究生考博率,展现出强劲的学术竞争力与社会认可度。
在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上,该专业通过高等数学、高分子化学、聚合物流变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夯实学生学科根基,配合塑料模具设计、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等实践类课程强化工程思维。这种"理论+技术"双轨并行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材料结构-性能关系原理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分析测试仪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聚合物加工工程课程,通过校企联合开发的实训项目,学生可系统演练从原料筛选到成品检测的完整工艺流程。
办学条件的硬实力体现在三个维度:
- 实验室配置:校内建有总面积达5000m²的高分子材料实验中心,配备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总值超2600万元的先进设备
- 师资结构:博士占比88%的教师团队中,超半数教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学府,并聘有行业专家担任实践导师
- 产学研平台:与赛轮集团、东宏管业等1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基地,2023年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
该专业独创的"四维能力培养"模式具有显著特色:
- 工程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原料选择、配方优化等实训模块,建立"物性-工艺-性能"关联认知
- 科研创新能力:支持学生主持科技文化创新基金项目,近年发表论文30余篇并获4项专利
- 学科交叉融合:在新能源材料、功能高分子等方向开展跨领域研究
- 职业发展支持:定期举办考研经验分享会,邀请优秀毕业生传授备考策略与心理调适方法
面对新材料产业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40%以上的发展机遇,毕业生可在三大领域实现职业突破:
- 科研创新:进入中科院等机构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
- 技术管理:在塑料、橡胶等行业担任工艺工程师或质量总监
- 学术深造:依托60%的硕士生考博率,向双一流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近年就业率稳居全校前列,部分毕业生已在热电池材料、稀土功能高分子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