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立足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重庆地方产业资源,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以培养智能终端开发和物联网系统集成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校企协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的全链条培养路径。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明确服务于航天产业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等场景的应用。学生需掌握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嵌入式系统等核心技术能力,同时具备项目管理与服务能力。通过三年培养,学生能完成从设备安装调试到系统规划实施的全流程任务,成为兼具技术深度与行业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理论+实践”的双轨并行特征,主干课程包括:
- 传感器及RFID应用:覆盖射频识别技术与数据采集原理
- 无线传感网技术:侧重网络架构设计与通信协议应用
- 物联网系统集成与实施:培养项目规划与部署能力
- 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安卓平台实现智能终端控制
- 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对接智能制造场景需求这些课程通过模块化教学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强化,确保学生掌握物联网全产业链所需的核心技能。
教学模式创新体现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学院与海尔集团共建智慧家居实训基地,引入真实项目案例开展教学;与重庆长安公司合作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实践课程。学生需完成以下能力进阶:
- 第一学年:完成电子技术基础与C语言编程能力构建
- 第二学年:参与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与简单软件开发
- 第三学年: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实施智能家居系统集成项目这种“基础课程→专业分流→项目实战”的三段式培养,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覆盖三大领域:
- 智能终端开发:从事传感器、通信节点等硬件产品研发
- 系统集成服务:参与智慧社区、工业物联网等项目实施
- 技术运维管理:在航天单位或重庆本地企业担任设备维护工程师近三年毕业生主要进入航天七院、长安汽车等企业,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重庆科技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该专业的特色优势体现在航天基因与产业融合的双重赋能。作为市级骨干建设专业和双高计划A档专业群成员,拥有价值千万的5G+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并牵头建设智能检测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学生可参与机器视觉技术研发中心的真实项目,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支持,形成“以赛促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采用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物联网产业技术趋势更新20%课程内容。2025年新增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实训模块,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学费标准为7300元/年,与普通专业持平,但建议考生在报考前参照行业标准评估自身在视力条件与空间感知能力方面的适应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