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以培养精外贸、懂数字、强实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经济贸易学院的高水平建设平台,构建了“理论+实践+产教融合”的三维培养体系,通过对接跨境电商B2B运营、外贸单证操作、国际商务谈判等岗位群能力要求,形成了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职业能力培养链条。其课程体系既包含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等专业核心课程,又融入直播电商运营等新兴领域内容,展现了传统外贸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结合。
专业培养体系:聚焦产业需求与能力分层
专业以职业面向为培养导向,明确毕业生可从事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B2B运营专员、外贸跟单员等九类岗位。为支撑这一目标,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核心-实训”分层递进模式:
- 基础能力层:通过国际贸易基础、国际商法、外贸英语口语等课程夯实理论根基;
- 核心技能层:在进出口业务操作、外贸单证实务、跨境电商B2B营销等课程中强化实务能力;
- 综合实训层:依托校内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跨境电商实训室及校外200余家合作企业,开展外贸跟单模拟、跨境平台运营实战等场景化训练。
课程特色:双语教学与数字化能力融合
专业课程突出双语教学特色,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英语综合技能(双语)、外贸英语函电(双语)等课程占比达30%,强化学生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同时,课程体系深度融入数字化转型要求:
- 跨境电商模块:设置跨境电商实务、B2B数据运营等课程,覆盖阿里巴巴国际站操作、海外社交媒体营销等技能;
- 数字工具应用:在外贸数据分析、国际搜索引擎优化等课程中,培养学生使用Google Analytics、SEMrush等工具的能力;
- 新兴领域拓展:新增直播电商运营与策划课程,培养学生在TikTok、YouTube等平台的跨境直播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协同与竞赛赋能
实践教学构建了“三层六维”实训体系:
- 校内基础实训:通过外贸单证模拟系统、跨境平台虚拟仿真等完成业务流程认知;
- 企业项目实战:与广新集团、唯品会等企业合作,开展真实外贸订单处理、跨境店铺运营;
- 技能竞赛提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竞赛,近五年获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竞赛覆盖率100%。
升学与就业通道:多元化发展路径
毕业生可通过“3+2”专本衔接升入韶关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本科院校,2024年专升本比例达13.2%。就业方面:
- 传统外贸领域:年均70%毕业生进入生产型/流通型外贸企业,从事单证制作、跟单管理等工作;
- 跨境电商领域:25%毕业生服务于希音(SHEIN)、棒谷科技等企业,担任B2B运营专员;
- 国际服务岗位:5%毕业生通过中非电商总商会等平台参与海外项目,2021年以来已培养近200名跨境电商国际人才。
竞争优势:资源平台与师资支撑
专业依托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资源,拥有省级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点。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比53%,双师型教师达80%,包括南粤优秀教师3人、跨境电商企业导师15人。实训基地配备智慧财经跨专业实训中心、电商直播基地,设备总值超1000万元,实现从外贸磋商到跨境支付的全流程模拟。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