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以培养兼具教育理念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线教育管理等多元化职业场景。在课程设置中,既注重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音视频技术等技术类课程,也融入心理学、班级管理等教育学科,形成“技术+教育”的双轨培养路径。
从培养方向来看,该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点提升学生的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通过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在线教育管理等课程,学生不仅能掌握课件制作、动画设计等技术技能,还能系统学习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例如,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中,学生需完成从教案编写到课堂模拟的全流程训练,强化教学场景的实操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计体现“基础+专业+实践”的三层架构:
- 技术基础层:包括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等课程,夯实计算机应用能力;
- 教育融合层:通过小学科学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打通技术与教育的连接点;
- 综合实践层:依托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实训课程,开展课件开发、微课制作等实战项目。这种结构既保证了技术深度,又凸显师范教育的特色。
在教学模式上,学校采用“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传统授课方式,近五年覆盖92%的师范生班级;另一方面投入千万级资金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实训中心,配备虚拟仿真教室、多媒体制作实验室等设施。学生在全国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大赛中累计获得70余项自治区级奖项,印证了培养成效。
就业方向呈现“一主多辅”的特点。数据显示,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同时向教育培训机构课程开发、教育软件设计等领域延伸。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通过与崇左职业技术学校融合办学,搭建了产教协同育人平台,部分学生可参与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提前接触教育信息化系统运维等新兴岗位。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育+技术”双素养融合。通过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同步培养,学生既能运用动画制作、网站建设等技术工具,又具备班级管理、教学评价等教育专业能力。这种复合型培养模式使其区别于传统计算机专业,更契合基础教育领域对“能教学、懂技术”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