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高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方向之一,依托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以高铁服务与管理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系。该专业面向我国蓬勃发展的轨道交通产业,通过产教融合和订单培养模式,致力于培育具备现代化交通服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高铁、城际铁路、城市地铁等领域输送专业化服务人员。其培养方案紧密对接行业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了从课程设计到就业保障的完整链条。
专业定位聚焦高铁服务场景,强调服务标准化与应急管理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以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旅游服务礼仪为核心,融入高铁乘务实务、票务管理等专项技能模块。通过波音737航空模拟机舱、安检实训中心、形体训练房等实训设施,学生可沉浸式体验真实工作场景。例如,在模拟机舱中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掌握车站督导、票务核验等标准化流程,强化职业素养的养成。
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双元联动,形成“学业—实习—就业”全链条闭环。学院与武汉铁路局、湖北国际物流机场等近30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开设“订单班”定向输送人才。学生从大一起参与企业认知实践,大三进入顶岗实习阶段,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校招直通通道提前锁定岗位。以2023届毕业生欧阳治祥为例,其在浙江顺丰速运完成实习后,直接晋升为IE流程管理工程师,年薪达15万元。这种“入学即入职”的培养机制,使专业对口实习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3%以上。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以赛促学与项目化实训。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级技能大赛、省级职业礼仪竞赛,并在校内开展模拟面试大赛、简历设计活动强化就业竞争力。2023年成立的大别山智游学院进一步拓展实践平台,通过与团风县文旅局合作成立“文旅讲解团”,学生可参与景区运营、活动策划等真实项目。例如,2025年首期讲解团培训涵盖团风历史文化解析、实地讲解演练等内容,将课堂延伸至罗田天堂寨、武汉欢乐谷等场景,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深度融合。
就业保障体系构建全周期服务网络,覆盖从职业规划到岗位跟踪的全过程。学院建立教师结对帮扶制度,每位教师对接20名学生,动态跟踪实习就业进展。依托黄冈市智慧文旅产业学院的资源,毕业生可进入高铁乘务、车站管理、旅游策划、康养服务等多元岗位。数据显示,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3.84%,其中高铁相关岗位占比超60%。未来,随着鄂州花湖机场等国家级交通枢纽的建成,专业还将拓展航空物流、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等新兴方向,为行业升级储备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