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的自动化专业作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电力行业和智能制造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该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电力学科背景,形成了以热工自动化和新能源发电控制为核心的培养方向,同时结合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前沿领域,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其学科建设覆盖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链,并与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等国际高校开展联合办学项目,展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国际化视野。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专业以“控管结合、强弱并重、软硬兼施”为特色,培养具备自动化系统分析、设计及开发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课程设置涵盖电路理论、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核心课程,并开设机器人技术、PLC控制系统、现代发电控制技术等前沿方向课程。通过“理论+实践”双轨制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传统工业自动化技术,还能适应新能源电力系统、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需求。
学科实力与科研平台
学科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博士点,依托“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电力生产与控制”国家虚拟仿真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开展科研攻关。近五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在智能交通、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46人(含教授8人、博士25人)组成多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其中李茂军、潘维加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
实践资源与就业前景
专业与华自科技等企业共建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电力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等实训项目。学生可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竞赛,近年累计获奖超100人次。毕业生主要进入电网公司、发电集团、高科技企业,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从事研发与管理工作,就业率常年保持高位,部分学生进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深造。
行业认可与持续发展
作为原电力工业部直属院校的特色专业,其毕业生在电力行业口碑卓越。学科连续支撑学校在2015-2019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估中位列全国第52名,并于2021年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动人才培养对标国际标准。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推进,专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智能微电网等方向持续发力,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输送高端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