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时代加速推进,直播电商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开放大学)的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以SYB教学模式为核心,构建了“校政企行”协同育人体系。该专业通过产业链联结专业群的实践路径,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打造集教、学、训、践、研于一体的产教融合生态。从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到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不仅掌握直播脚本策划、短视频制作等硬技能,更在实战中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这种深度融合产业需求的教育模式,成为破解行业人才供需矛盾的创新范本。
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该专业将企业真实项目嵌入教学全流程,形成“理论-实践-反馈”闭环。例如,2024年3月开展的10天电商企业集训中,企业导师通过直播间搭建、直播场控策略等模块化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完成从选品到销售的全流程操作。这种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使学生在“双11”“6·18”等电商节点参与品牌技术服务,累计服务2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校内的移动商务实训室、短视频工作室等九大实训空间,配备网店运营教学软件和仓储实训系统,实现教学场景与工作场景的无缝对接。
多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架构
课程体系围绕“人货场”逻辑链展开,覆盖三大核心维度:
- 技术能力层:包括数据分析工具应用、直播平台算法机制解析
- 创意策划层:涉及短视频内容生产、主播人设打造、消费场景构建
- 商业运营层:涵盖账号孵化、流量变现、供应链管理等实战模块独创的六步教学法(观摩→模仿→点评→学习→练习→实战)通过校企双导师制落地,企业教师占比达30%,将抖音小店运营、直播话术设计等18项岗位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这种培养模式使66名学生在校期间实现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率达89%。
职业发展支持系统
针对行业痛点构建“三链衔接”机制:
- 岗位链:与重庆电子商务直播基地共建现代学徒制班,提供官方签约主播直通通道
- 能力链:实施1+X证书制度,94%学生考取自媒体运营中级证书
- 教学链:开发《网络营销电子沙盘》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形成“上午理论+下午实岗”的工学交替模式毕业生可通过云仓储业务实践、公益助农直播等项目积累商业案例,11%的创业项目已进入乡村振兴产业链。这种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程的实践,使该专业就业对口率提升至76%。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