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师范)专业作为该校传统优势学科,自1943年创办以来,已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与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全国首批硕士授权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教育部第四批全国高等教育特色专业,该专业依托省级重点学科“音乐学(B类)”和“特优强”建设平台,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培养等方面均展现出强劲实力。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践平台及发展前景五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一、培养目标聚焦复合型教育人才
该专业以培养兼具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强调音乐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毕业生需掌握音乐教学与研究能力,同时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教育研究及社会音乐服务等多领域工作。培养方向注重德艺双修,契合院训“德行至善,大音至臻”的理念,突出师范教育的职业导向。
二、课程体系融合理论与实践
专业课程设置涵盖音乐技能训练与教育理论两大模块:
- 技能课程:包括声乐、钢琴、中外乐器演奏等核心技能课,辅以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分析等理论课程;
- 教育模块:设置音乐教育理论、合唱与指挥、计算机音乐等课程,强化教学设计与技术应用能力;
- 文化拓展:通过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等课程构建学科人文底蕴。
采用“4年基本学制+3-6年弹性学制”模式,兼顾学习深度与灵活性,确保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师资与平台支撑高水平教学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6人,博士占比33%,形成以声乐、器乐、键盘三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为核心的师资结构。依托全建制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及古筝乐团等实践平台,构建“课堂+舞台”双轨教学模式。学院还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与多所国际院校建立合作,为本科生提供联合培养与国际交流机会。
四、实践育人强化职业竞争力
专业注重以赛促学、以演促练:
- 常态化实践:年均举办艺术实践周、专场音乐会近百场,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支教、拥军等社会服务;
- 赛事成果:学生在长三角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屡获金奖,原创舞蹈作品入围“荷花奖”“桃李杯”等国家级展演;
- 升学与就业: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升学高校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约15%毕业生选择赴英国伦敦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深造。
五、学科积淀与区域影响力
作为安徽省内唯一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音乐院系,该专业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档,并备案“中国音乐史”目录外二级博士点。其毕业生中涌现出文旅部科技教育司司长陶诚、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等杰出代表,近万名校友覆盖全国基础教育与文艺领域,尤其在新疆、西藏等地的基层教育中贡献显著。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师范)专业通过学科交叉、实践浸润与国际化视野,持续为音乐教育领域输送高素质人才。其历史底蕴、资源整合能力及社会服务成效,使其成为华东地区音乐师范教育的标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