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数智媒体发展趋势构建起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紧密围绕中原区域特色,通过"产教融合、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具备全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课程体系到实践平台,从师资力量到校企合作,该专业形成了贯穿理论学习与行业需求的全链条培养机制。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懂行业法规、熟岗位流程、能创作策划、会运营推广"的一懂二熟三能四会标准。课程体系覆盖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数据新闻、数字音视频节目创作等核心模块,同时开设中原文化等特色课程强化区域服务能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媒体+文旅""新媒体+文博"等跨界课程群,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服务地方"的产学研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三级递进模式:
- 基础技能训练:通过融媒体中心完成采编写评拍剪播全流程实操
- 赛事能力提升:组织参与全国大学生数据新闻大赛、大广赛等赛事,近年斩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
- 真实项目实战:与河南报业集团、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等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在博物馆数字展陈、社区短视频创作等项目中积累实战经验
师资团队建设体现"双师型"特色,现有教授2人、博士3人,拥有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近三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2门,教学成果获省级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教师在网络舆情分析、交互设计等领域的研究深度赋能课堂教学,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就业培养采用"双轨制"路径:
- 升学通道:2023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8.5%,考入暨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
- 行业对接:与今日头条河南直营中心、快手河南分公司等企业建立人才输送通道,毕业生任职于政务新媒体运营、商业网站策划等岗位
- 创新创业:2022年立项大学生双创项目18项,孵化出健康类小程序等产品原型
专业建设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与惠济区社治委合作开展社区新媒体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制作电子期刊、拍摄邻里短视频。在第八届数据新闻大赛中,该专业包揽河南赛区14/15的复赛名额,展现出强劲的实践创新能力。这种"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使人才培养既接轨行业前沿又扎根地方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