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和国家骨干专业,在职业教育领域树立了标杆。该专业依托会计学院的雄厚实力,构建了覆盖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完整培养体系,并通过“千日成长工程”等创新育人模式,实现双证书获取率100%和98%以上就业率。其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教学成果与师资力量上,更在于深度融合行业需求的前沿探索。
在产教融合方面,会计学院与7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双主体”育人机制。例如,与用友新道共建的云财务产业学院引入企业真实业务场景,将财务共享、智能决策等模块融入教学;与银行、开元酒店等合作开设现代会计学徒班,实现“未毕业先就业”。此外,学院建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财务大数据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模拟纳税申报、成本管控等实战项目,使学生在真实业务中掌握RPA财务机器人和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
专业建设的教学创新体现在课程体系与教材开发上。该专业拥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主编的“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和“十四五”教材10部将智能财务、区块链技术等前沿内容融入传统会计课程。核心课程如《企业财务会计》采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将初级会计师考试大纲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嵌入教学设计,形成“理论-实训-竞赛”闭环培养链条。
从师资团队维度看,50余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5%,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行业领军人物。教师团队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服务,例如为百世集团设计成本管控方案,年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这种“教学+服务”双向赋能机制,保障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同步更新。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该专业与美国尔湾协和大学合作举办会计专业,培养既懂国际会计准则又熟悉本土实践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同时,通过中马合作学历留学生项目,将中华文化传播与大数据会计技术输出相结合。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不仅能参与“一带一路”财税培训项目,还可获得跨国企业实习机会,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对于学生而言,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更直观体现在竞赛成果和升学就业数据上。近五年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32人次,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在创新创业领域斩获“挑战杯”金奖等荣誉。毕业生除进入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传统领域外,更有30%通过订单培养进入智能财务、数据分析等新兴岗位,印证了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的高度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