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培养方向,通过整合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资源,构建了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的育人体系。该专业以艺术学学士学位为依托,强调技术元素与艺术元素深度融合,注重学生影视创作、交互设计、动态图形设计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等路径强化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竞争力。近年来,其在全国应用型专业排名中位列前茅,展现出鲜明的特色与显著的教学成果。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影视创作、互动媒体两大领域,致力于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围绕数字图像设计、三维建模技术、交互设计原理等核心课程展开,同时融入动态图形设计、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实践性内容,形成“理论+工具+项目”的递进式教学模式。例如,故事创作课程通过剧本策划与影视项目实操,帮助学生掌握从创意到落地的全流程技能;插画设计与数字视音频技术则强化视觉表达与技术实现的结合能力。
专业特色体现为两大维度:一是技术艺术融合创新,通过重构跨学科课程体系,将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工科内容与艺术设计深度融合,形成“创意先行、技术支撑”的教学逻辑;二是产教协同育人,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开展影视策划、UI交互设计、短视频创作等实战项目。近三年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金奖3项,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奖60余项,凸显实践教学成效。
学生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就业方向涵盖影视公司、新媒体平台、科研院所等领域,具体岗位包括影视特效师、UI交互设计师、三维动画设计师等。为提升职业竞争力,专业鼓励考取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影视音频编辑等职业资格证书,并与行业标准接轨。此外,学生可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三年立项20余项)探索个性化发展方向,部分成果已实现商业化转化。
从学科支撑来看,该专业拥有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自有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100%,并聘请20余名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教研成果丰硕,累计承担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4项,出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等教材,形成“五育融合”的育人模式。这种“双师型”师资配置与模块化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前沿技术学习与行业经验积累的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