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以"文旅融合"与"旅游+"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覆盖旅游产业链中的导游服务、数字营销、项目策划等核心岗位需求。学生不仅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知识,还能在真实职业场景中提升服务质量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专业建设紧密对接行业动态,尤其在数字化营销和新型旅游业态领域展现出鲜明特色。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立足旅游大类学科框架,面向旅游业及"旅游+"新业态,构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核心培养目标包括:
- 服务意识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塑造
- 文旅融合产业趋势下的产品策划能力
- 数字营销与新媒体运营的技术应用
- 目的地运营管理的系统思维
通过三年制专科教育,学生将具备旅游咨询、活动策划、企业运营等复合型职业能力,满足从传统旅行社到智慧景区的多元化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核心+实训"的三层架构:
- 专业基础课涵盖《管理学基础》《旅游职业礼仪》等通识课程,构建行业认知框架
- 专业核心课聚焦《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新媒体营销》等前沿领域,强化数字化技能
- 实习实训通过模拟运营、岗位实操等形式,在景区服务、安全急救等场景中提升实践能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旅游服务礼仪课程获评首批高等院校数字化国际优质课程,体现教学资源的先进性。课程设计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研学产品开发等特色模块,强化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学院构建了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
- 校内实训基地配备讲解技巧模拟系统和旅游安全急救设备
- 校外与省内顶级酒店、旅行社建立稳定实习合作关系
- 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近三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9项
- "认识实习+岗前培训+岗位实习"的三阶段培养路径
在2024级新生专业教育中,学院特别设置导游证考取指导、职业规划咨询等互动环节,通过师生对话解决学生关切的实习单位选择、职业发展通道等问题。
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专业教学团队由6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
- 硕士研究生占比50%
- 教授1人、副教授2人
- "甲秀工匠"称号获得者1人
-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
团队主持编写校本教材1部,在《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建设中形成特色教学资源。教师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彰显"以赛促教"的教学理念。
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毕业生主要面向:
- 传统旅游业:导游、计调、景区讲解员
- 新兴业态:旅游直播营销师、智慧景区运营专员
- 管理岗位:旅行社部门主管、酒店运营经理
- 创业方向:研学旅行机构、旅游电商平台
随着贵州省"全域旅游"战略推进,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学生可考取导游资格证、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等职业证书,也可通过"专升本"通道继续深造。数据显示,旅游管理类岗位起薪较传统服务行业高出15%-20%,且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多职业发展机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