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聚焦数字创意产业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专业。该专业依托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优势,构建起“数字技术+文化创意及创新设计”的交叉融合平台,开设网络广告设计和数字动漫设计两大方向,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现有在校生近400人,拥有13家校外实训基地和投资300余万元的数字创意设计实验中心,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通过项目驱动和产学融合实现协同育人。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模块与方向模块,网络广告方向侧重品牌传播与交互设计,开设VI设计、影视广告基础技术等课程;数字动漫方向注重三维动画技术与剧本创作,设置三维动画技术、非线性编辑与后期合成技术等特色课程。两类方向共享网页设计、XML设计及应用等数字技术课程,确保学生掌握Javascript编程等跨学科技能。
实践创新体系包含三个层级:
- 校内实验平台:配备艺术虚拟现实实验室、网络动漫设计实验室等六大功能空间,支撑400人同步开展数字影像制作、互动设计等实训
- 创新创业平台:设立游戏动漫、新媒体视觉设计等工作室,指导学生参与IDAA国际美术大奖赛等赛事,近三年获省级双创大赛奖项5项
- 校企合作项目:与光辉城市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施真实项目教学,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酒店APP界面开发等实战训练
该专业的国际化特色体现在两方面:师资队伍中具有海外名校背景的教师占比50%,涵盖美国、意大利等多国教育体系;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建立本硕贯通培养项目,本科生可申报数字媒体艺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在网络媒体、移动通信、影视制作等领域的就业率达92%,部分进入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从事UI设计、动漫IP开发等工作。
作为四川省示范专业,其核心竞争力源于三大优势:
- 产业对接优势:紧扣国家数字创意产业战略,课程设置覆盖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等新兴领域
- 学科支撑优势:依托学校大气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群,开发气象可视化设计、大数据信息图表设计等特色课程模块
- 教学创新优势:实施“专创融合”改革,近三年立项省级教改项目6项,出版《字体设计1001》等特色教材,其中《品牌设计法则》被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