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额举办的高职院校,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两弹一星"精神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优势,其数控技术专业已成为服务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平台。该专业聚焦"中国制造2025"战略,通过"机、电、液、光、计算机"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能解决复杂精密零件加工难题的复合型人才,在核工业、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形成独特竞争力。
专业以"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为育人导向,构建了"理论+实践+认证"三维培养体系。主干课程包含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加工工艺等核心技术模块,其中CAD/CAM技术和数控车铣综合编程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配套价值7000万元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参与富士康等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实现"所学即所用"的技能转化。
师资配置凸显"双师型"结构,现有副教授2人、高级技师3人,包含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员和广元市科技拔尖人才。教学团队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获新型实用专利1项,开发出符合核工业标准的特色教材。独特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由中核集团首席技术专家领衔指导,确保教学内容与华龙一号等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精准对接。
就业保障体系建立在中核集团全产业链布局基础上,形成"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机制。毕业生主要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检修有限公司等43家集团成员单位,从事高端数控设备操作、工艺编制等核心岗位,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毕业生可通过数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在军工、航空航天领域享受技术人才特殊津贴。
在产教融合方面,学校构建了"四层次"实践平台:基础技能实训→虚拟仿真操作→企业真实项目→核工程专项训练。通过3D打印技术、智能检测系统等前沿技术引入,使学生掌握五轴联动加工、精密模具制造等先进工艺。数据显示,参与核电站阀门检测等专项实训的学生,岗位适应周期可缩短60%。
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激增,该专业持续优化"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课程模块。未来规划建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重点突破复合材料数控加工、核级零部件再制造等技术瓶颈,为第四代核电站建设储备专项人才,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国之重器上"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