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家级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煤化工技术专业体系。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育人导向,通过"五对接、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化工单元操作、工艺仿真、岗位实训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掌握煤气化、煤液化、煤焦化等核心工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建设紧密围绕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需求,与陕煤集团、延长石油等龙头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形成覆盖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全产业链的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专业采取"基础+核心+拓展"模块化设计,重点强化煤化工工艺全流程知识储备。核心课程包含:
-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聚焦煤基化学品合成路径
- 煤气化生产技术:涵盖固定床、流化床等气化工艺
- 煤液化生产技术:涉及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技术路线
- 化工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融入HAZOP分析等现代安全管理工具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支撑性学科,并通过分析化学综合实训提升煤质分析能力,形成从煤炭特性认知到产品检测的完整知识链条。
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三级实训平台,实现技能培养阶梯式提升:
- 基础技能层:在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场完成泵阀操作、反应器控制
- 工艺仿真层:通过煤化工仿真实训系统模拟DCS控制流程
- 生产应用层:在校企共建的煤制甲醇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操特别设置的职业素质综合训练模块,将化工总控工、煤质分析工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确保毕业生具备中级化工总控工岗位能力。
就业培养突出"双元育人"特色,与延长化建等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煤制油/气/烯烃等新型煤化工企业
- 焦化、化肥等传统煤化工领域
- 化工安全监管与技术服务机构近三年数据显示,98%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能源企业,首年平均月薪达5200元,在神华宁煤、陕煤北元化工等企业从事工艺控制、设备维护等关键岗位,展现出强大的行业适应性。
专业建设持续对接产业技术升级,引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煤化工技术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通过"校-企-校"协同机制,与榆林学院共享现代煤化工实训基地,构建起涵盖煤基新材料、碳一化工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为陕北能源革命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