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58年设立的数学教育专科,历经60余年迭代升级,现已形成贯穿本硕培养的完整体系。该专业以“尚师德、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善反思、求创新”为培养理念,依托数学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教育(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师范教育模式。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课程体系融合学科深度与教育实践专业核心课程以数学基础理论为骨架,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学科主干课程,同时嵌入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类课程,形成“数学+教育”双线并行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呈现阶梯化特征:
- 基础技能训练:通过书写、讲课、说课技能训练夯实基本功;
- 模拟教学实践:运用微格教学系统进行教学行为诊断与优化;
- 真实场景历练:在50余个实践教育基地完成教育见习、试讲与实习;
- 反思能力提升:通过教育研习和毕业论文实现理论实践循环验证。
二、教学资源支撑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建设成果显著,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数学分析》和3门省级一流课程,同时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科竞赛提供平台支持。近三年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等省级以上奖项超150项,2022年更在陕西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斩获特等奖。这种“以赛促学”机制有效强化了学生解决复杂教育问题的能力。
三、质量保障体系与就业网络通过师范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查的质量监控机制,确保人才培养对标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就业方向聚焦中学数学教育领域,毕业生在基础教育机构从事教学、教研及管理的比例达85%,部分进入金融、信息技术行业跨界发展,更有校友如清华大学李海中教授等成为学界标杆。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实施“三位一体”协同培养,聘任20余位中学名师担任实践导师,显著提升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专业在2022年完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后,正加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数学建模》等3门课程获批省级思政示范课,将价值塑造融入数学思维培养。对于意向深造的学生,其教育硕士点提供直升通道,近三年考研录取率稳定在30%左右。不过,大四上学期安排的集中教育实习可能对跨考非师范类研究生备考产生时间冲突,需提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