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财经商贸大类的重点专科专业,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求,以培养“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兼备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课岗赛证”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和校企深度合作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适应境内新金融及跨境金融领域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专业紧跟行业趋势,将金融科技、智能理赔、数字化营销等前沿内容融入教学,形成了独特的培养路径。
专业特色与培养模式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特色体现在三方面:
- “课岗证赛”融合体系:课程设置围绕金融学基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等核心课程展开,通过课岗对接强化实操能力,结合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智能财税赛项等赛事提升实战水平。
- 校企协同育人:校内教师与银行、证券、金融科技公司的行业专家组成省级教学团队,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例如,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联合培养的“3+2”分段本科班,为学生提供升学与就业双通道。
- 全真化实训环境:配备仿真实训室模拟银行柜台、证券交易等业务流程,通过智慧银行沙盘演练、数字金融营销实战等场景化教学,缩短学生从课堂到职场的适应周期。
课程体系与能力构建
专业课程分为理论模块与技能模块:
- 理论模块:涵盖金融学基础、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等课程,注重构建系统性金融知识框架;
- 技能模块:通过互联网金融实务、金融科技应用等课程,培养数据分析、智能工具操作能力。
课程革新方面,2024年启动的《金融服务营销》课程引入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完成从市场调研到营销方案落地的全流程任务,强化客户洞察、创新策划等核心能力。此外,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将理财规划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的贯通。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四大领域,具体岗位包括:
- 银行领域:银行个贷经理、风险管理专员、公司业务顾问;
- 证券与投资领域:理财顾问、投资分析师、资产管理师;
- 金融科技领域:数字化营销专员、智能理赔操作员;
- 跨境金融领域:国际结算专员、碳金融交易员。
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行业务综合技能”赛项中连续6年包揽海南省冠亚军,就业竞争力显著。部分优秀学生通过“3+2”分段培养进入本科院校深造,或参与碳金融、跨境支付等新兴领域项目,契合海南自贸港对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需求。
行业适配性与未来发展
随着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政策的推进,专业增设国际金融(碳金融方向),培养熟悉碳资产开发、碳排放核算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融入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强化跨境支付、外汇保值等实务技能,响应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发展趋势。通过智慧财经产业学院、财税大数据实验班等校企合作平台,学生可参与真实金融项目,实现从“技能型”向“创新型”人才的跨越。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