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于2017年开设的播音与主持艺术(航空播音方向)本科专业,以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成为国内少有的将传统播音主持与航空服务深度融合的特色化培养项目。该专业依托华侨大学厦航学院,与厦门航空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致力于培养兼具播音主持专业素养和航空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四年的系统化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传统媒体领域的核心技能,还能适应民航业对高端服务人才的需求,形成"一专多能"的竞争优势。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采用"双轨制"课程体系。学生前两年重点学习播音主持基础课程,包括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等核心内容;后两年则聚焦航空领域专项技能,开设民航概论、服务礼仪、客舱安全实务等特色课程。实践环节设置了空乘实训中心,配备B737-800和A320舱门训练舱、地勤实训系统等设备,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强化技能应用。这种"理论+实训"的立体化培养,使毕业生能实现从校园到岗位的无缝衔接。
课程设计的创新性体现在三大模块融合:
- 语言传播模块:包含英语播音、人际沟通策略等课程,强化多语种表达能力
- 航空服务模块:涵盖民航专业英语、航空卫生保健与急救等实用性课程
- 媒体技术模块:涉及广播播音与主持、即兴口语表达等现代传播技能特别设置的礼仪与播音实践模块,通过形体训练、服务场景模拟等,塑造符合航空业标准的职业形象。
招生录取采取艺术类文理兼收模式,要求考生同时具备专业与文化双重优势。报考者需通过省级统考且成绩不低于满分的70%,文化成绩需达艺术类本科线且不低于本一线的45%。录取时按综合分=专业成绩×70% + 文化成绩×30%的公式排序,2024年在湖北、湖南等四省投放30个计划。身体条件方面,男生身高要求175-185cm,女生165-175cm,并需通过民航乘务员体检标准。
就业方向呈现双通道发展特征。毕业生既可进入国内外航空公司担任空中乘务员,凭借扎实的播音功底胜任客舱广播、应急处置等工作;也可在广播电视机构从事新闻播音、节目主持等传统岗位。据2021年数据,首届毕业生就业于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等企业的比例超60%,部分学生进入地方电视台或转型新媒体主播。这种跨界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与竞争力。
该专业的独特价值在于构建了"传媒+民航"的学科交叉体系。通过引入航空公司资深从业人员参与教学,将民航服务标准融入播音教学,例如在客舱服务心理学课程中模拟突发情境下的语言应对策略。同时依托华侨大学的国际化背景,开设航空地理与世界文化遗产等课程,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沟通能力,这种培养路径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显著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