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创立于2007年,是该校为适应国防科技需求而重点建设的多学科交叉型工科专业。该专业以导弹控制理论、制导与控制系统设计为核心研究方向,聚焦智能炸弹、无人飞行器等国防装备的探测与控制技术,旨在培养兼具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融合机械工程、电子科学和控制科学三大领域知识,其课程体系与国防工业需求高度契合,形成了鲜明的航空航天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构建了以导弹控制原理、航天器控制原理、导引系统原理为理论基础的课程群,同时强化系统分析与设计、传感检测技术等实践环节。学生需完成:
- 飞行器半实物仿真实验
- 工业控制系统开发
- 导航制导算法验证等工程训练模块,通过3+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即3年理论学习+1年工程实践),实现从理论到工程应用的跨越式提升。这种跨学科模块化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飞行控制、导航制导等关键技术领域具备快速适应能力。
该专业的技术优势体现在导弹制导算法与智能控制系统的创新研发。依托辽宁省飞行器测试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多目标识别技术、高精度制导系统等方面取得突破,其成果已应用于便携式导弹、无人机集群控制等国防项目。近年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达16项,科研经费超6000万元,凸显了其在国防科技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就业领域覆盖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及民用自动化三大方向。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近100%,其中30%进入中国航发、中航工业等国防单位,25%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典型岗位包括:
- 导弹控制系统工程师
- 无人机导航算法设计师
- 工业自动化项目经理民用领域毕业生在智能制造、机器人控制等行业同样具有竞争优势,实现了军民技术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科建设层面,该专业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并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其所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与沈飞集团、601研究所共建国家级实践基地,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在新工科改革背景下,专业正着力开发人工智能制导、空间态势感知等前沿方向,持续巩固其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