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本科品牌专业和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呼伦贝尔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历经40年发展,形成了以服务边疆基础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84年专科招生起步,2003年升格为本科,2021年跻身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2024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中学二级认证,构建了覆盖专科、本科及教育硕士(语文方向)的完整培养链。扎根北疆的办学定位使其累计培养数千名中学语文教师,其中55%以上毕业生通过教师招考,成为支撑边疆教育的中坚力量。
专业建设路径通过三大维度推进内涵式发展:
- 历史积淀与认证突破:经历自治区品牌专业(2009)、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师范认证二级(2024)三级跃升,形成“本硕贯通”培养模式
- 师资结构优化:专任教师31人中,高级职称占比65.62%,硕博教师占比93.75%,包含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2人及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获得者,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队结构
- 教学科研双轮驱动:近五年获省市级科研项目171项,发表核心论文32篇,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同时建成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9门,《现代汉语》获自治区教学大赛二等奖
课程体系以“能说、会写、善教”为核心能力目标,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群:
- 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形成专业基础框架
- 教学改革:推行“两性一度”课程质量标准,建成校级金课1门、精品课4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体系
- 实践模块:第二课堂覆盖师范技能竞赛、教育实习、支教服务,近五年学生获国际教学奖1项、国家级奖项20余项
育人成效通过特色项目凸显边疆办学优势:
- 原上鹰话剧团:20年排演19部原创剧目,《根在草原》《北疆红烛》等作品斩获金刺猬全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将文学经典转化为铸魂育人载体
- 区域文化服务:开展民族语言学校帮扶200余人次,组织呼伦贝尔文化专题培训100余场,师生参与文旅部“百年珍贵记忆”等国家级文化项目
- 教育扶贫实践:推行“校地共建”协同机制,支教服务覆盖鄂温克旗等边疆地区,累计培养优秀支教大学生50余名
面向未来,该专业计划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师范认证整改为契机,推进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深化“扎根基层、服务边疆”的办学特色。通过强化质量文化生态建设,持续为内蒙古基础教育输送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素质语文教师,践行“用教育点亮北疆”的使命担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