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从智能穿戴设备到高端影像设备的普及,生物医学工程逐渐成为连接工程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香港城市大学在这一领域率先布局,其生物医学工程理学硕士(MSc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课程以跨学科研究为核心,旨在培养能够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专业人才。通过结合工程原理与医疗需求,该项目不仅关注技术研发,更强调创新解决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为医疗行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课程设置上,香港城市大学采取模块化结构,兼顾理论与实践。学生需完成15学分的必修课,涵盖生物医学仪器、生物材料、微系统技术等核心领域,例如BME6005微系统技术设计与制造和BME6114先进控制系统等。选修课则分为两类:无相关背景的学生可选择基础强化课程,如细胞运输与信号传导;已有工程背景者可深入研究生物机器人技术或柔性生物电子医学应用等高阶主题。此外,学生可选择学术论文(9学分)路径,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医疗器械设计或医学影像算法优化等研究课题,要求GPA达到3.5以上方可申请加速完成。
培养模式强调产学结合,通过多元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课程引入工业实习计划,与本地医疗机构和跨国企业合作,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参与医疗设备原型开发或临床数据分析项目。例如,在BME6045工业案例研究中,学生需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如便携式透析设备小型化)提出技术方案并进行成本评估。同时,交互式研讨会和分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如医疗器械注册法规冲突)带入课堂,结合生物医学安全与风险评估知识进行多维度分析。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在医疗器械研发、临床工程、健康信息技术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2014-2024年生物医学工程师职位将增长23%,而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创新枢纽,对兼具工程与医学背景的人才需求持续攀升。毕业生可进入强生、西门子医疗等企业主导AI辅助诊断系统开发,或在医院担任设备管理专员,负责MRI等高端仪器的运维优化。部分学生选择攻读博士学位,聚焦神经工程或组织再生材料等前沿方向。
申请该专业需具备工程、理学或相关学科学士学位,语言要求为雅思6.5或托福79,六级成绩450分亦可替代。值得注意的是,课程对跨专业申请者开放,但建议补充统计学或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以强化竞争力。学费为HK$201,000/年,全日制学制1年,兼读制则为2年,适合在职人员灵活规划。2025年秋季入学申请已开放,截止日期为3月31日,建议申请者提前准备研究计划书和实习经历证明以突出个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