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作为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自2021年设立以来,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形成"产教融合、创新驱动"的特色培养路径。该专业依托腾讯新工科研究院等头部企业资源,构建起覆盖教学、实践、认证的全链条培养体系,通过国家级竞赛突破与非遗数字化创新等成果,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应用转化能力。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模式方面,该专业采用"三位一体"特色模式:
- 项目贯穿:将企业真实案例融入教学,如与腾讯共建的智能决策实验室将横向课题转化为实训项目
- 产学结合:建立腾讯云计算认证分中心、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
- 专创融合: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创新思维,近三年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20余项
课程体系设计突出"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结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含Python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导论等7门课程,夯实算法与编程基础
- 核心课程集群聚焦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三大方向,配置Linux系统、深度学习框架等实战内容
- 拓展模块设置Arduino开发、智能产品营销等跨界课程,构建"人工智能+"复合能力
在产教融合创新领域,学院打造了多个标杆项目:
• 全国首个基于DeepSeek私有化部署的生成式剪纸系统"剪艺图灵",实现非遗技艺的AI赋能,该项目已申请12项专利并完成三端部署
• 与浪潮卓数共建的智慧储粮平台,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粮食安全管理效率
• 参与工信部"尚工行动"育才计划,构建AIGC职业认证体系,学生可获得工信部《人工智能AIGC岗位能力适应评测证书》
人才培养成效通过竞赛成绩与就业质量双维度显现:
- 2024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斩获国际一等奖,近三年累计获国家级奖项9项
- 毕业生主要任职图像处理工程师、AI训练师等岗位,在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就业率达96%
- 专业获评"山东省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示范校",建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学院通过"课证赛融通"机制持续提升培养质量,将华为认证、RedHat工程师等职业标准植入课程,构建起"教学-实训-认证-就业"的闭环体系。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培养模式,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