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大学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立足福建省交通基础建设需求,形成了工学融合、实践创新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于2023年新增“智慧桥梁设计与建造”微专业,主动响应桥梁工程智能化转型趋势,结合绿色建造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培养兼具工程能力与管理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福建省首批开设的国家特设专业,其依托土木工程学科优势,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学科交叉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培养体系方面,专业以“需求导向-融合发展-数字赋能”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一体化教学培养、四层次创新实践、多维度导学团队、立体化育人评价”的育人框架。课程设置强调BIM建模、智能检测监测等数字化技术,核心课程包括:
- 桥梁工程与施工技术(省级一流线下课程)
- 城市道路设计与结构力学
- 计算机绘图与BIM建模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与钢桥设计。实践环节通过“一条主线、五个层面”螺旋递进式训练体系,覆盖施工工艺、综合实验、智能检测等模块,例如使用回弹仪、测距仪等智能工具完成工程质检全流程模拟。
教学资源与科研平台的支撑是该专业的重要优势。学院拥有: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 智能建造与BIM技术融合的综合实验平台(含6大模块)
- 校企共建的智慧工地实训系统。师资团队中,40%以上教师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并牵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形成“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的育人模式。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中交、中铁、中建等央企及福建路桥等地方龙头企业,15%左右进入山东大学、福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深造或考取公务员。近年学生参与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福厦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展现出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专业通过闽台高校联合培养项目,强化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