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的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立足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以培养适应现代道路养护技术变革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厚积累,形成了“技术+管理”双核驱动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双重提升,为公路建设、养护及管理领域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养护工程试验等核心理论知识,同时具备道路养护设计、施工作业、试验检测等实操技能。通过三年系统学习,学生需达到能独立完成测量放样、施工质量检测、养护预算编制等岗位任务的能力,并熟悉公路施工养护技术规范,为行业输送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组织管理者。
课程体系设计紧密对接行业标准,构建了“基础+专业+实践”三级模块:
- 基础理论模块:包含道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道路工程测量等课程,夯实学生识图算量、材料分析能力;
- 专业技术模块:重点开设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桥梁养护与加固技术、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强化道路全生命周期管理思维;
- 实践应用模块:通过机械化施工与管理、道路勘测设计等课程,结合徐工道路机械西南及东南亚培训中心的实训资源,培养学生操作智能养护设备、处理复杂路况的能力。
专业特色体现在产教融合深度与技术迭代响应速度上。学院与云南省公路局、徐工集团等建立战略合作,开设定向班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实训基地配备力学性能检测试验室、沥青试验室等16类专业化场景,模拟真实养护工程环境,使学生掌握无损检测技术、BIM建模等前沿技能。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的设立,更推动教学标准向国际水平看齐。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覆盖、精准对接”特点:
- 技术岗位:涵盖道路施工企业、养护单位的试验检测员、机械操作员;
- 管理岗位:包括公路管理部门的工程计量员、施工组织管理员;
- 延伸领域:可拓展至市政道路养护、隧道加固工程等新兴方向。数据显示,毕业生在工程测量、资料编制等关键岗位的胜任率达92%,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校企合作通道进入头部企业技术管理层。
该专业通过“课证融通”机制,将1+X证书制度融入课程,学生可考取公路养护工、无损检测员等职业资格,形成“学历+技能”双认证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专业还面向东南亚开设国际班,培养熟悉跨境道路养护标准的全球化人才,进一步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