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展现了鲜明的工程教育特色与行业竞争力。该专业自2001年创办以来,依托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广西重点学科和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等平台,形成了以微波通信、光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方向。2020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其培养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毕业生不仅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4%以上,更在华为、中兴等行业头部企业中形成人才输送网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一、培养体系与课程架构

该专业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育人框架,课程体系覆盖电子技术全链条:

  • 核心理论课程:包含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光电子学(双语教学)等,注重数理基础与前沿技术融合,使用外文教材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强化国际化视野。
  • 实践教学网络:设置48.5周以上实践环节,通过微波暗室实验光通信技术实验等特色项目,将工程问题拆解为可操作的实验模块。学生需完成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实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等进阶训练,形成从仿真到实物的完整能力闭环。

二、科研支撑与师资力量

专业建设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需求,形成"学科-平台-团队"协同机制:

  1. 科研平台集群:依托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西通信天线与微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价值超3000万元的测试设备。微波光波综合实验系统支持5G通信、卫星导航等前沿课题研究。
  2. 双师型教师队伍:23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占比39%,博士生导师4人。团队包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物,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获授权专利70余件,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

通过竞赛驱动和产教融合,构建多层次人才成长通道:

  • 学科竞赛体系:近三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奖项6项,设立科教协同项目28项。学生可参与华为鲲鹏班等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直接介入鸿蒙系统开发等产业级课题。
  • 就业矩阵分析: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58%)通信技术(22%)领域,14%进入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深造。典型雇主包括摩比天线(射频设计)、京信通信(微波系统集成),起薪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20%。

该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东盟区位优势的双重赋能,在微波射频、光电子应用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对于志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学生,这里既是掌握电磁场仿真技术微波电路CAD设计等硬核技能的训练场,更是通向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数字经济的战略跳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处理银行承兑汇票相关费用的会计分录?
下一篇:坏账核销的会计处理涉及哪些关键分录?

热门推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融合了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优势。该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学院,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形成了覆盖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全流程的培养体系。作为全国排名第43位的B+级专业(2024年软科数据),其实力在广西省内稳居首位,展现了扎实的学科基础与持续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构建了"电路-信号-系统-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评论  4周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展现了鲜明的工程教育特色与行业竞争力。该专业自2001年创办以来,依托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广西重点学科和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等平台,形成了以微波通信、光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方向。2020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其培养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毕业生不仅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4%以上,更在华为、中兴等行业头部企业中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评论  3周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密码科学与技术已成为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支撑技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全国首批20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其专业建设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融合数学、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等多学科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校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构建起覆盖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到创新应用的完整教学链条,致力于培养具有密码算法设计能力和系统安全评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以密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评论  4周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08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内较早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学科。该专业依托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质,以智能机器人和大数据分析为主攻方向,构建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体系,在2025年智能制造国家战略背景下,其培养模式展现出独特的工程实践特色。 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聚焦智能产业变革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研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应用型人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评论  3周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怎么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2018年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广西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其培养体系深度融合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三大基础学科,构建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通过“科研促教学、教学助科研”的双向循环机制,搭建起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赋能的完整链路,形成了“学科交叉+产业需求+工程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特色,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