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主动响应数字中国战略和网络安全发展需求,自2021年申办、2022年首届招生以来,依托计算机学科40年办学基础,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专业以大庆精神为引领,通过"重基础,强拓展,提能力"的特色路径,面向网络安全与系统安全两大方向,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支撑国家安全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其教学资源覆盖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并与头部网络安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在培养体系设计上,专业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通过"综合能力、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工程实践"四维能力模型构建课程框架。核心课程包括网络空间安全概论、密码学、软件安全等,并设置网络攻防课程设计、渗透测试实践等特色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强调数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渗透,例如通过离散数学强化逻辑推理能力,结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深化硬件安全认知。实践教学占比达36.58%,形成从基础实验到综合实训的渐进式训练链条。
实践平台建设凸显三大特色:一是校企共建的网络攻防靶场,引入安恒信息等企业的真实业务场景模拟系统;二是覆盖漏洞分析、Web安全、数据库安全等九大模块的实验室集群,配备华为、思科等行业领先设备;三是与大庆市公安局网警分局合作建立案例教学机制,通过"5·11特大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等真实案例解析提升实战认知。学生在大二即可参与CTF竞赛和渗透测试演练,大三通过企业项目综合实训接触金融、政务等领域的网络安全防护项目。
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双主体育人"模式实现资源整合。与三六零科技集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天融信设立网络空间安全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形成覆盖教学、科研、认证的全链条合作。合作企业深度参与:
- 课程开发:57名企业技术专家承担33门课程教学
- 认证体系:设立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授权中心
- 实习通道:头部企业提供安全运维、漏洞挖掘等岗位实践这种合作使学生毕业前即可掌握OWASP TOP10漏洞修复、安全合规管理等企业级技能。
师资队伍构建呈现"学术+产业"双轨特征,13名专职教师中包括2名教授、6名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团队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特别注重:
- 学科交叉:教师团队涵盖密码学、大数据安全等多领域
- 实战经验:8名企业兼职教师带来APT攻击防御等前沿技术
- 教学创新:3人获课堂教学能手奖,开发机器学习安全等特色课程科研转化方面,团队近三年发表SCI论文5篇,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油田数据防护系统等实际场景。
毕业生发展呈现多元化路径:约40%进入网络安全企业从事渗透测试、安全架构设计,30%服务于政府、金融、运营商等关键领域,另有20%选择深造。学校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构建本硕衔接培养通道,优秀学生可参与黑龙江省石油大数据与智能分析重点实验室的课题研究。近年就业典型案例包括入职梆梆安全的移动应用安全工程师、进入大庆油田负责工控系统防护的技术骨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