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作为重庆市高职院校中唯一拥有市级审计资源库的特色专业建设单位,其大数据与审计专业以"审计+数据"的复合培养模式受到关注。该专业通过融合传统审计理论与现代数据技术,致力于培养既能掌握审计证据收集与审计报告编制等核心技能,又能运用Python编程和大数据工具进行风险分析的新型人才。这种培养路径既符合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也满足了企业对智能审计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紧扣职业场景需求,重点塑造学生的双核能力。专业定位明确要求学生在掌握会计电算化和税费计算等传统财会技能基础上,强化数据清洗与可视化分析能力。课程体系中特别设置计算机审计模块,通过模拟企业真实财务数据场景,训练学生运用ACL审计软件完成风险识别与内控评估。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助理岗位,也能在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部门开展数据分析工作。
课程体系采用"理论+工具+场景"的三层架构:
- 基础层:通过基础会计和审计基础与实务构建专业认知框架
- 工具层:依托Excel在财务中的运用和Python程序设计与应用培养数据处理能力
- 实践层:借助审计案例实训与VBSE综合实训平台完成从数据采集到报告撰写的全流程操作这种阶梯式培养路径使学生能循序渐进掌握审计底稿编写与数据汇总分析的核心技能,在市级会计分岗实训室中,学生可通过分角色演练熟悉企业审计的真实工作场景。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涵盖三类岗位群:
- 传统审计领域: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助理、企业内部审计专员
- 数据应用领域:金融机构风控分析师、大数据服务公司审计数据工程师
- 管理咨询领域:税务师事务所纳税筹划师、IT审计公司的信息系统审计员数据显示,该专业双证获取率连续三年保持100%,毕业生可通过考取初级审计师或CDA数据分析师等证书提升竞争力,2022年校企合作单位的岗位适配度达到87%。
在教学创新方面,专业引入"柔性学制"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建的审计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动态更新。典型案例教学法将上市公司财报分析与审计失败案例融入课堂,配合审计综合模拟实训系统的沙盘推演,帮助学生构建风险识别思维。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在2023年重庆市大学生"大数据+"新文科应用创新大赛中斩获三等奖,验证了其教学成果的实践转化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