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自2005年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以来,始终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核心,逐步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4名,获评中国四星级专业(4★),跻身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行列。其发展不仅依托学校财经类学科优势,还与城乡规划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成为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养体系上,该专业立足宏观与中观区域规划,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设置涵盖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遥感与GIS技术应用、城乡规划管理等核心模块,要求学生掌握空间数据分析与规划方案编制能力。培养方案特别注重创新思维训练,通过科学方法实践和协同攻关项目,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城乡发展问题的能力。毕业生需具备熟练操作地理信息系统、撰写研究报告等技能,同时掌握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等工具性知识。
学科优势体现在师资与科研平台的双重支撑。专业所属的城乡规划学院拥有专任教师49人,均为中国科学院及国内外知名院校博士,其中包含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以及多个省级学术带头人。科研平台方面,建有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城乡社会经济系统演化分析与模拟实验室”和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高水平支撑。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中原城市群规划等重大实践。
国际化办学是该专业的另一亮点。2013年起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合作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可同时获得中俄双学位,课程体系融入国际前沿的环境科学与资源管理内容。此外,学院长期面向全球招聘高层次人才,为教学注入国际化学术视野,并通过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导向培养,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
从发展前景看,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城乡协同发展领域。依托学校在财经领域的特色,课程设置增加土地经济评价、区域产业规划等交叉内容,培养学生成为“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该专业毕业生在政府部门、规划设计院及地产企业的就业率持续领先,部分优秀学生通过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点进一步深造,形成完整的本硕培养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