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是CPA《会计》科目最基础且关键的内容,其本质是运用借贷记账法将经济业务转化为会计语言。2020年考试中,资产类科目与长期股权投资等模块的分录处理占据重要地位,需通过理解业务逻辑而非机械记忆。例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直接影响利润表,而固定资产清理的分录结构需结合增值税处理,这些细节均需精准掌握。
一、存货相关分录的核心逻辑
存货成本结转需区分销售对象:对外销售商品时,需同时转出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若销售材料,则替换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对于存货盘盈盘亏,需注意审批前后的科目变化:盘盈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而盘亏若涉及责任人赔偿,需通过其他应收款过渡。
二、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分录框架
- 初始计量:外购动产需区分是否安装,安装时通过在建工程归集成本: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折旧处理:根据用途选择费用归属,例如生产车间设备折旧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设备则归入管理费用。
- 清理阶段:出售时差额通过资产处置损益核算,报废则转入营业外支出,需注意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匹配处理。
三、无形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殊性
内部研发形成无形资产需严格划分资本化与费用化支出: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
完成时,资本化部分转入无形资产,费用化部分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对于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需同步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且处置时需将累计变动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对价处理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需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基础:
借:长期股权投资(含商誉)
贷:银行存款/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合并费用如审计费需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与股权对价分离处理。这一规则体现了权益结合法的核心思想,即不确认新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
五、跨周期业务的综合运用
涉及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需引入预计负债,每期按实际利率计提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预计负债
此类分录要求考生理解货币时间价值对长期负债的影响,并能将折现计算融入会计处理流程,体现了CPA考试对实务与理论结合能力的考察重点。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