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全日制高职院校,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在财经商贸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培养优势。该校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自1986年设立以来,已累计培养超万名毕业生,形成了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智能技术为支撑、产教融合为路径的育人体系。该专业被列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其特色培养模式与行业前沿需求紧密对接。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构建了"三维进阶"教学模块:
- 基础能力层涵盖《会计基础》《经济法基础》等理论课程,强化会计准则理解与法规应用能力
- 核心技能层设置《财务大数据分析》《智能财税实训》等课程,融入财务机器人应用与云财务平台操作
- 综合实践层通过校企共建的财务共享服务实训室,模拟企业全流程账务处理。特别引入"1+X"证书制度,将初级会计师考证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衔接。
培养模式创新体现在"双主体三融合"机制:校方与企业共建智能业税财中心,采用财务云共享服务平台开展教学。例如与正保集团合作开发的《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直接使用企业真实业务数据作为教学案例。实训环节占比达总课时的48%,包括在财富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的顶岗实习,学生可参与纳税申报到审计报告编制的全业务流程。
就业竞争力培育方面,专业建立"四维能力矩阵":
- 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掌握SQL数据库操作与Python基础
- 业财税一体化能力:通过ERP沙盘模拟提升跨部门协作水平
- 风险管控能力:开设《企业内部控制》等特色课程
- 持续学习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近三年获业财税融合赛项二等奖3项。毕业生可胜任财务大数据分析师等新兴岗位,在2024年毕业生就业跟踪中,专业对口率达91.3%。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该专业前瞻性布局智能财务方向,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引入会计凭证自动生成教学模块。通过财务共享中心虚拟仿真系统,学生可在线处理跨区域分公司账务,同步训练多会计准则应用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财务机器人运维等新兴领域展现竞争优势,据2024年用人单位反馈,学生智能财税系统操作合格率达98.5%。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