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自2022年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以来,该专业凭借鲜明的学科定位和区域服务导向,迅速成为学校工科领域的特色方向。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其培养目标聚焦于新型能量转换储能材料的开发应用,致力于为新能源产业输送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融合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智能制造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并依托材料与环境学院的实验平台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以下将从学科定位、培养体系、招生政策及发展资源等维度展开分析。

广西民族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立足国家“双碳”战略需求,面向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培养掌握器件设计工艺优化系统集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课程体系涵盖材料物理化学新能源器件制备技术等核心模块,注重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其招生计划中明确要求考生不得为色盲色弱,且在山东等省份的选考科目限定为物理化学,体现出对基础学科能力的重视。

二、课程体系与研究方向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1. 基础理论:包括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电化学原理等;
  2. 技术核心:如锂离子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技术、燃料电池系统设计;
  3. 实践创新:依托计算材料学硕士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开展新能源材料模拟仿真、器件性能测试等研究。研究方向重点布局在:
  • 新型储能材料(如钠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
  • 环境友好型能源转换技术(如光催化制氢);
  • 材料表界面工程优化。

三、招生政策与选拔要求

2023年广西本地理科本科二批招生计划为2人,学费标准为5550元/年。跨省招生时,如山东省要求考生必须选考物理+化学组合,且实行综合分录取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在2024年进一步扩大招生范围,新增武鸣校区教学点,并计划通过“相思湖青年学者”团队引进高水平师资,以支撑专业扩容需求。

四、教学资源与就业前景

材料与环境学院拥有56名教职工,其中博士占比73%,包括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形成以金属材料工程环境工程为支撑的学科群。实验室配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高端设备,并与新能源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毕业生可进入:

  • 新能源车企(电池研发岗);
  • 光伏/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 科研院所(材料表征与器件开发);
  • 政府能源管理部门。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材料领域人才缺口将达50万,该专业毕业生在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的就业优势显著。

从学科交叉深度到产业适配度,广西民族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未来随着武鸣教育园区的全面启用以及省部共建平台资源整合,其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产出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为区域新能源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正确处理暂扣个人绩效的会计分录?
下一篇:配股发行失败的交易费用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热门推荐

广西民族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自2022年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以来,该专业凭借鲜明的学科定位和区域服务导向,迅速成为学校工科领域的特色方向。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其培养目标聚焦于新型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的开发应用,致力于为新能源产业输送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融合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与智能制造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并依托材料与环境学院的实验平台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以下将从学科定位、培养体系
 广西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北方民族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北方民族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响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前沿学科,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基础,聚焦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储能器件开发及清洁能源应用领域,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毕业生不仅能在新能源产业链中担任核心技术岗位,还可通过国内外深造提升学术竞争力。 在培养方案上,专业强调基础理
 北方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作为教育部2010年批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立足国家“双碳”战略需求,聚焦新能源材料开发与器件设计领域。该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整合广西电子信息材料构效关系重点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材料结构与性能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形成多学科交叉培养体系。通过科教协同与产学研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掌握能量转换与存储技术、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新能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评论  4周前

广西民族大学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于2023年获批新增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属于化工与制药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新兴工科专业,其培养方向聚焦新能源开发、能源转化与储能技术,契合国家“双碳”战略需求。专业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的科研平台和学科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为广西及周边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能源化学工程、电化学
 广西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2022年获批设立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成为广西首批建设该专业的院校。该专业依托学校电子信息学科集群优势,聚焦半导体材料、光伏功能材料、光电探测材料等核心领域,培养具备跨学科融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作为国家第二批新增专业,其建设目标直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尤其在广西丰富的铟锡资源和稀土资源产业化应用中形成独特优势,通过科教协同模式强化学生技术攻关能力。 一、培养体系:学科交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