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北师港浸大)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05年建校起便成为该校重点发展领域。该专业以全英文教学和国际化培养模式为核心,依托香港浸会大学学术资源,构建起涵盖软件开发、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前沿方向的教学体系。根据2024年数据,该专业毕业生80%选择赴海外深造,其中75%进入QS世界前100强高校,展现出强劲的学术竞争力。
专业地位与学科认证
北师港浸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形成完整的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其课程设置通过香港浸会大学学术认证,毕业生可同时获得北师港浸大毕业证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证。这种"双证模式"使学位在国际化人才市场上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企业中备受认可。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该专业课程体系突出理论与实践融合特色:
- 核心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
- 创新实践模块设置系统与网络开发工作坊、高级软件开发工作坊等实操项目
- 跨学科选修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前沿领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课程设计中强调数学基础训练,要求学生学习离散数学、线性代数等支撑性学科,为算法研发能力奠定根基。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专业师资团队汇聚国际化顶尖学者:
- 贾维嘉教授(IEEE会士)主导人工智能算法与物联网研究
- 潘建新教授(英国皇家统计学会会士)深耕统计建模与数据科学应用
- 超70%教师拥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包括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学校配备广东省人工智能与多模态处理重点实验室,拥有200台专用虚拟机集群和NVIDIA GPU服务器,支持深度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实验。学生可参与3D建模、无人车系统开发等实践项目,近年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屡获特等奖提名。
毕业发展与升学路径
该专业已形成"深造-就业"双优通道:
- 海外升学:2024届毕业生录取院校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人工智能)、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等顶尖学府
- 名企就业:直接就业者多进入腾讯、华为、微软等科技巨头,部分任职于埃森哲、IBM等跨国企业
- 科研进阶:约15%毕业生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集中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与智能系统开发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与香港浸会大学建立"2+2"双学位项目,学生可通过该项目衔接香港IANG签证,实现学术与职业发展的双重跳板。
申请建议与备考策略
对于意向报考者需注意:
- 综合评价录取占比近50%,采用"631"模式(高考60%+校测30%+学考10%)
- 英语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校测采用全英文小组讨论,涉及人工智能伦理、全球化挑战等议题
- 建议提前强化数学建模能力,关注蓝桥杯等竞赛经历对申请加成2024年广东物理类综评录取最低分为601.5分,相比纯高考录取线具有显著优势。报考者应重点准备编程基础与跨学科思维,以适应专业对创新能力的特殊要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