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商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围绕“制造强国”战略构建特色培养体系。作为云南省同类院校中办学规模较大、实验实训设备完善的优势专业,其以新工科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引领,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产业,培养兼具机械设计、制造工艺与自动化控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专业与西门子智能制造、昆明船舶设备集团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5%,成为支撑云南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
课程体系:设计-制造-控制深度融合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理论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核心能力层(机械原理、机电传动与控制)和前沿技术层(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工艺),形成阶梯式知识架构:
- 第一学年侧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与数字化建模能力培养
- 第二学年强化机电系统集成与液压传动控制
- 第三学年深化自动化生产线与数控技术应用
- 第四学年通过工程训练实现产教衔接特色课程如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和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直接对接企业生产场景,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迭代同步。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专业与16家知名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构建“校内实训+企业实战”双轨体系:
- 校内资源:投入3000万元建成西门子智能制造行业学院、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等22间实验室,拥有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等高新技术设备
- 企业合作:昆船电子、北汽新能源等企业提供真实项目案例,学生参与自动化产线优化、智能装备开发等实践通过订单班培养和双导师制,毕业生可获CAD工程师、Solidworks CSWP等职业资质证书,实现“毕业即上岗”。
师资团队:双师型结构支撑教学创新
专业教师团队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50%,硕博学历教师达58%,形成教学、科研、产业服务协同发展的师资结构:
- 康庄副教授指导学生获全国3D设计大赛省级奖项
- 孙坤鹏副教授拥有10余项专利技术转化成果
- 企业工程师占比49%,将数控加工工艺优化、智能检测技术等实战经验融入课堂教师团队在省级教学成果评比中多次获奖,2022年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
就业前景:智能制造领域优势显著
毕业生98%就业率中,85.25%专业对口率体现培养精准度:
- 高端制造企业:特斯拉、格力电器等500强企业技术岗
- 军工与能源领域:昆明船舶设备集团参与舰船装备研发
- 区域重点产业:云南云内动力机械等本土企业生产管理岗典型案例如毕业生王虎南进入后所煤矿装备制造公司担任技术员,余韬考研至安徽农业大学深造,展现专业在就业与升学双通道的竞争力。随着云南“工业强省”战略推进,该专业将持续为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等领域输送核心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