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培养兼具数学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尤其注重师范教育与数学应用的双重属性。该专业自2021年招生以来,依托数学学科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两环节、四模块、多项目”的实践教学框架,旨在通过系统化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教学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下文将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特色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课程体系上,专业采用分阶段递进模式。第一学年聚焦数学基础理论,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核心课程;第二学年拓展至概率统计、微分方程与数学建模领域;第三学年强化函数论与数值分析;第四学年则通过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师范类课程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中学教学案例分析贯穿全程,确保学生掌握从知识传授到课堂管理的完整教学能力。这种“理论+应用+师范”的三维课程设计,为学生适应教育或科研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现有教师团队中包括教授、副教授及硕士学历教师,其中杨庆益副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拥有四十余年教学经验,曾获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及“师德标兵”称号。团队中还包括“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侯德东教授、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刘俊教授等学术骨干。教师团队不仅承担基础课程教学,还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科研项目,形成“以赛促学、以研带教”的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的突出特色。校内配备数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及教育技能实训中心,校外与曲靖市多所中学建立深度合作,提供教育见习、研习与实习机会。通过微格教学、说课训练、数学建模竞赛等实践项目,学生可提升教学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近两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亚太地区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并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省级金奖。这种“全员参赛、分层指导”的机制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就业与升学路径呈现多元化趋势。毕业生主要流向中小学数学教师、教育研究、金融机构数据分析等岗位,也可通过考研进入数学或教育类研究生阶段。专业强调“双证融合”,要求学生必考教师资格证,并鼓励获取数据分析师、统计资格等证书。数据显示,约30%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部分进入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这种“教育+行业”双通道设计,契合社会对数学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专业建设的创新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构建“校-企-校”协同育人网络,与曲靖衡水实验中学等共建实践基地,邀请中学名师参与课程设计;二是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智慧教室、板书训练实验室等数字化平台优化教学体验。此外,专业图书资料室藏有数学教育类纸质图书4.7万册、电子资源135GB,为学术研究提供充足支持。这些资源整合策略,使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方法的同时,能快速适应教育信息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