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依托其体育与健康学院的深厚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优势。该学院作为广西最早建立的体育系,历经50年发展,已成为区域体育教育的标杆,拥有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专业以“大健康”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组织管理、科研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与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深度融合,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以群众体育活动指导为核心,课程设置涵盖体育社会学、运动解剖学等基础理论,以及篮球、民族传统体育等实践技能模块。学生需掌握大众健身、休闲运动等领域的专项技术,并通过运动戒毒研究基地、体能培训基地等校内外平台开展实习。值得注意的是,学院通过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支撑,形成“学科-专业-平台”联动机制,为学生提供科研创新与职业发展的双重通道。
师资力量方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2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17.2%,并拥有国际级裁判18人。教学团队深度参与中国-东盟龙狮文化研究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将民族传统体育元素融入课程开发。例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不仅传授技术,更注重文化传承,这种“技艺双修”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专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体系凸显三大特色:一是依托22万㎡运动场馆和虚拟仿真实验室打造沉浸式训练环境;二是通过国家啦啦操集训队等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竞技能力;三是深化产教融合,与第九二四医院共建健康服务项目。学生需完成运动干预方案设计、社区体育赛事策划等实践任务,考核标准对接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
就业前景方面,尽管网页数据显示就业满意度评分2.7分,但学院通过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持续优化培养方案。毕业生主要流向体育行政部门、健身机构等,部分学生依托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继续深造。值得关注的是,学院正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入国际健康管理课程,为拓展全球化就业市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