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作为安徽省首个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高校,依托外国语学院深厚的学科基础,形成了以国际化视野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通过语言技能、文化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多维融合,构建了独特的教学体系。截至2025年,其毕业生在海关、外事机构、跨国企业等领域的就业率持续领先,成为长三角地区小语种教育的标杆。
一、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
专业依托中外语言文化比较二级学科博士点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阶梯式课程架构:
- 基础能力模块:涵盖《基础葡萄牙语》《高级葡萄牙语》等核心课程,强化语音、语法及写作能力
- 应用拓展模块:设置《经贸葡萄牙语》《葡语国家概况》等实践性课程,融入中葡文化比较视角
- 跨学科融合模块: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与英语辅修机制,打造"外语+"复合型知识结构
二、国际化培养路径
采用"3+1"与"2+2"双轨制培养模式,实现全员海外浸润式学习:
- 合作院校:葡萄牙阿威罗大学、巴西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及澳门大学等
- 培养效益:学生在第三学年赴对象国学习,同步完成《跨文化交际》《葡语媒体研究》等课程学分认证
- 实践成果:2022级学生斩获世界葡语日视频诗歌创作大赛第一名,2024年9名交换生参与中巴文化论坛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专业组建国际化教学团队,教师100%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其中50%拥有博士学位。教学实施三大创新:
- 翻转课堂:通过"花津悦读"活动深化文学经典解读
- 项目制学习:开展"双语标识调研""音乐节语言志愿服务"等社会服务项目
- 产教融合:与国企、孔子学院共建实习基地,2024年签约25家协同育人单位
四、就业竞争力解析
作为"黄金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呈现三大就业特征:
- 领域多元性:近三年就业涵盖外交(18%)、教育(32%)、经贸(41%)等领域
- 薪资优势:BOSS直聘数据显示应届生起薪高于同校平均水平26%
- 持续需求: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中,复合型葡语人才缺口年均增长15%
该专业通过语言能力筑基、文化认知塑魂、国际视野拓界的三维培养,正在为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输送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使者。其"外语+区域研究"的培养范式,为小语种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师大方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