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数字经济专业作为2024年新设的本科方向,立足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聚焦"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领域,构建起"学科交叉+场景实践"的特色培养体系。依托管理学院二十余年的经济管理学科积淀,该专业已形成"数字经济理论+数字技术应用+行业场景实践"的三维培养框架,致力于培养具备战略思维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明确以培养"数字化战略领军人才"和"数字化管理人才"为导向。通过"数学算法-经济管理-业数融合-认知素能"四维课程体系,学生需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理论基础,同时熟练运用Python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原理等数字技术工具。这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经济学专业的边界,实现经济规律认知与数字技术应用的双向赋能。
专业的教学保障体系凸显三大特色:一是高水平师资团队,专职教师中博士占比达88.2%,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77项,在Nature子刊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75篇;二是场景化实践平台,依托能源经济与管理省级科研基地,开发能源、区域、企业等六大数字化应用场景;三是"三位一体"培养机制,通过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协同指导,构建起从课堂学习到职业发展的全程支持网络。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该专业积极搭建"政产学研"协同平台。在西安市临潼区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中,师生团队深度参与数字产业集群建设,通过数字技术成果转化助力传统产业转型。这种"在地化"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与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近三年已为地方输送多批掌握数据资产管理、智能制造规划等核心技能的专门人才。
从职业发展路径看,毕业生可选择的三大方向包括:
- 数字产业化领域:从事算法开发、数字产品运营,需具备数据库原理等硬核技术
- 产业数字化领域:担任企业数字化转型顾问,要求精通数字营销、流程再造等复合能力
- 公共治理领域:参与数字经济政策制定,需掌握大数据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知识
该专业通过教育部一类学科竞赛、校企联合实验室等载体,持续强化学生的数字化治理思维与场景应用能力,其首届毕业生在数据资产估值、产业互联网平台设计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已获得行业认可。随着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种融合"经济规律认知+数字技术应用+行业场景实践"的培养模式,正成为新文科建设的创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