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现代医疗需求,以"院校一体"为特色,依托附属医院影像科的临床资源,构建了"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139学分的课程体系与42学分的实践环节,培养能在放射科、CT室、MRI室等岗位从事影像检查与设备维护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专业拥有价值1700万元的实训设备与40多家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临床场景的成长平台。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为培养方向,面向卫生行业影像职业群,要求毕业生掌握X线摄影检查、CT增强扫描、MRI图像后处理等核心技术。通过三年学习,学生需具备常见病影像诊断能力、设备维护技能和医患沟通技巧,尤其强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意识"。职业资格方面,除需取得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和英语三级证书外,毕业后可考取放射医学技术职称与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
- 专业基础课程:包含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科目
- 核心技能课程:
- X线检查技术(含造影检查)
- CT/MRI检查技术(含特殊扫描与图像处理)
- 医学影像诊断学(涵盖X线、CT、MRI多模态诊断)
- 拓展课程:介入诊疗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等
教学采用"医教一体"模式,专业教师在附属医院兼具医师身份,将临床案例实时转化为教学素材。例如在《影像技能综合训练》课程中,通过PACS系统实现数字化教学,结合虚拟仿真超声实训室提升诊断思维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构建了"基础实训-专项训练-临床实习"三级实践体系:
- 校内实训:23间专业实训室涵盖模拟DR、CT、MRI等设备操作
- 临床见习:在附属医院开展胸部CT检查、膝关节MRI检查等真实病例操作
- 顶岗实习:分布于襄阳平安健康检测中心等40余家医疗机构,参与乳腺钼靶检查等前沿技术实践
特别设置的影像技能综合训练课程,通过四大模块强化应试与实操能力:
- 基础知识模块(放射物理与防护)
- 专业知识模块(图像质量控制)
- 诊断基础模块(心电门控技术)
- 实践操作模块(DSA检查技术)
师资与就业优势
教学团队包含省级教学团队称号获得者,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雷子乔教授等业界领军人物,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近三年取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8项,开发《医学影像解剖学》等国家规划教材。毕业生可在三级医院影像科、医学影像中心就业,优秀校友如宋俊娇已取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湖北医药学院等本科院校深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