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福建省高原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的学科优势,构建了以"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工业机器人"和"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紧密对接福建省"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机械装备"等支柱产业需求,通过"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即专业技术能力、工程思辨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协同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不仅掌握扎实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和机电传动与控制等核心知识,还能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中锤炼实践能力。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形成了"基础理论+行业应用"的递进式课程链。核心课程包括:
- 机械制图与三维建模技术
-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的工程应用
- 融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群
- 液压与气压传动等现代控制技术模块特别注重将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机械课程,形成"机械+智能"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实践环节通过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现从图纸设计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训练。
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呈现出三大特色优势:
- 产教深度融合:与林德叉车等企业共建国家级实践基地,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程设计
- 赛事驱动创新:构建"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先进成图技术竞赛→国际方程式赛车研发"的阶梯式创新平台,近年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斩获全国亚军
- 导师制培养:推行"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轨制指导,90%以上学生参与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形成"做中学、学中创"的育人机制
在职业发展领域,毕业生展现出多元化的就业竞争力:
- 先进制造领域: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装备研发等工作
- 半导体行业:参与晶圆制造设备维护与工艺优化
- 汽车产业链: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开发中担任技术骨干近三年数据显示,约14%毕业生进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另有部分学生获得多伦多大学等国际名校的深造机会。就业去向落实率持续保持90%以上,主要就职于宁德时代、金龙客车等行业龙头企业。
学院通过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科平台,构建了独特的质量保障机制:
- 师资队伍中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占比48.1%
- 采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设计课程模块
- 建立"企业导师+学术导师"双导师制
-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进阶式项目训练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毕业时平均掌握3项以上专业资格证书,85%以上具备独立承担工程技术项目的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