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于2022年获批设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归属于艺术学门类,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以培养具备剧本创作、影视策划、文化评论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课程体系融合文学、戏剧、影视学三大主干学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广东省少数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之一,学院依托传媒学院资源,构建了覆盖剧本创作、影视制作、文化传播的全链条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打通创作与理论的双向通道
该专业课程设置围绕剧本写作和影视制作两大核心能力展开,包含三大模块:
- 创作实践类:如《影视剧创作》《戏剧创作》,通过项目制教学引导学生完成剧本创作与改编;
- 理论素养类:如《中国戏剧史》《外国电影史》,夯实学生的文学与艺术史基础;
- 技术应用类:包括《影视拍摄实务》《影视画面创作》,结合学院影视摄影棚、影剧院等设施开展实操训练。
课程设计中特别强调“发现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跨学科选修模块(如粤语文化传播工作坊)拓展学生的创作视野。
实践教学:全链条产业资源支撑
学院为专业配备了400平米影视摄影棚、融媒演播厅及影剧院,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传播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从剧本创作到影视拍摄的完整实践平台。实践环节采用“三阶段递进”模式:
- 基础实训:通过观摩经典剧目和影视作品完成剧本分析;
- 联合创作:在校内组建剧组完成短剧拍摄与舞台排演;
- 产业联动:对接影视公司、融媒体中心参与真实项目,近三年横向课题达30余项。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使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超过50%,部分学生进入省级电视台和头部影视公司。
师资与科研:学界与业界的双重赋能
专业师资团队由二级教授领衔,包含编剧、导演等业界导师,其中教授级职称占比近30%。科研方面聚焦非遗影像与区域文化传播,承担国家级课题如《人文湾区视域下非遗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出版专著20余部,获省部级奖励50余项。学院还定期邀请粤港澳影视制作人开展大师工作坊,例如非遗纪录电影《行花街行大运》的创作经验分享。
就业与升学:多元化发展路径
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0%,就业方向涵盖:
- 内容创作:剧本编剧、影视策划(占比35%);
- 文化传播:融媒体中心内容生产、文化馆文艺编导(占比40%);
- 教育研究:中小学戏剧教育、艺术培训机构(占比25%)。
对于深造群体,学院通过“海外升硕培养计划”与英美高校合作,近三年输送20余名学生攻读影视相关硕士学位。
从课程创新到产业对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已形成“以创作驱动学习、以项目反哺教学”的特色培养体系,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