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电力人才培养基地,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专业紧密对接国家电网、发电企业等用人需求,构建了"基础理论+核心技能+工程实践"的三维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故障检测分析、智能电网运维等核心课程,培养能够胜任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设置突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核心地位:
- 基础理论模块:涵盖《电路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课程,重点掌握短路电流计算和系统阻抗特性分析方法
- 核心技能模块:通过《微机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变电站技术》等课程,系统学习三段式电流保护、方向阻抗继电器、光纤纵联差动保护等关键技术
- 实践创新模块:依托校内智能变电站仿真实验室和校外国家电网实训基地,开展保护装置整定计算、二次回路故障排查等专项实训
专业教学特别注重继电保护四性(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的工程实现。在《输电线路电流保护》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
- 绘制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特性曲线
- 运用Zbus矩阵法计算系统等值阻抗
- 通过PSCAD仿真软件验证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
- 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现场装置校验
该专业的特色优势体现在智能化教学平台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院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共建的"智能电网运维中心",配备有数字化保护测试平台和智能变电站仿真系统,可实现:
- GOOSE报文解析与SV采样值校验
-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定位
- 重合闸与保护装置的配合逻辑验证
- IEC61850通信规约的组态调试
就业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变电运维站、新能源电站等岗位。近三年数据显示:
- 95%以上毕业生取得继电保护员(四级)职业资格证书
- 82%学生通过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
- 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国网重庆电力公司、华能珞璜电厂、中广核风电等企业
- 平均起薪达到6500元/月,高于重庆市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该专业重点拓展新能源并网保护和配电网自动化方向。在《智能变电站技术》课程中增设了:
- 分布式电源接入保护方案设计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保护原理
- 5G通信在差动保护中的应用
- 数字孪生技术驱动的设备状态评估
通过"课证融通""赛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供配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中屡获佳绩。这种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驱动的培养路径,为电力行业输送了大量能胜任智能电网运维的技术骨干。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