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山东省高职教育领域的特色标杆,自2011年设立以来,依托淄博作为"中国陶瓷名城"的产业优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在2025年山东省高职院校排名中位列第1,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及就业前景等多维度,形成了一套立足传统工艺、面向现代产业需求的创新教育模式。以下从五个方面展开具体解析。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上,该专业以"德技并修"为导向,强调复合型技艺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需掌握陶瓷设计法则、工艺制作流程等核心知识,具备纹样设计、陶瓷彩绘装饰、造型设计与制作等能力。培养方向涵盖日用陶瓷、艺术陶瓷、陶瓷雕塑等细分领域,毕业生既可从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也能适应现代陶瓷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实践"的三层架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中国画、数字图形等,夯实学生的艺术素养与设计思维;专业核心课程聚焦陶瓷成型工艺、模具成型、3D打印等前沿技术,强化实践能力。特色课程如青花、刻瓷、丝网印刷等,通过"大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将非遗技艺融入现代教育。学生还需完成2000㎡陶艺流程工作室的实训项目,涵盖拉坯、施釉、烧成等全流程操作。
师资团队呈现"双师型+行业大师"的复合结构。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占比38%,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7人,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2人。团队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项,教师作品连续三届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校企合作方面,聘请王一君等陶瓷大师建立工作室,形成"校城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实训与就业体系构建了"校内外双循环"生态。校内建有20余处专业实训室,配备梭式窑、3D打印机等先进设备;校外与53家企业建立实践基地,覆盖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就业方向包括:
- 陶瓷彩绘设计(陶瓷装饰工证书)
- 产品造型研发(陶瓷产品设计师证书)
- 工艺技术指导(陶瓷成型工证书)
- 文化遗产保护(接续本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比赛奖项106项,专升本通过率超90%。
在社会服务与创新成果方面,该专业已成为区域陶瓷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依托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开展陶瓷新材料研发、传统工艺数字化改造等项目。典型案例包括:
- 参与淄博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动智能装备与陶瓷工艺融合
- 开发陶瓷釉料配制数据库,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升级
- 师生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外交部等机构收藏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使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