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博文科技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该校重点本科专业,立足工科教育定位,构建了以电气工程为核心、融合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具备电力系统分析、智能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其培养方案既注重自然科学基础的夯实,又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锤炼,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色。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塑造。学生需掌握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三大技术基础,同时具备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核心技能。课程体系中,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构成基础模块,而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课程则贯穿进阶学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应用等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出显著的产教融合特征:
- 依托单片机实验室、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训室等校内平台,开展电路仿真与设备调试训练
- 通过智慧+实训室进行智能电网与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实践
- 校企合作项目覆盖电力工程设计、工业自动化系统开发等实战领域这种"理论-仿真-实操"的递进式培养,使毕业生获得电气工程技术方面较强的动手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屡获甘肃赛区特等奖。
专业特色突出表现为三个维度:
- 学科交叉优势:课程涵盖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科学三大领域,构建"强电弱电结合、软硬件并重"的知识结构
- 前沿技术导向: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引入新能源并网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融入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
- 就业适配性高:毕业生可胜任电力系统运维、智能装备开发、工业自动化等岗位,近年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该专业紧密对接"双碳"战略下的智能电网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需求。通过引入数字信号处理、物联网组网技术等前沿课程,培养学生应对新型电力系统挑战的能力。其工学学士学位授予资格,以及持续优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副高以上职称占比40%),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双重保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