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西重点建设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南宁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依托新闻传播学类大类招生模式,构建了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体系。该专业立足区域特色,面向东盟国际传播需求,通过整合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学科资源,打造了以全媒体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培养路径。在2020年《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新媒体内容创作与传播》获评自治区级一流课程的背景下,专业教学持续强化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定位聚焦三大维度:一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二是注重国际传播视野的拓展,三是突出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培养。通过"新闻传播学类"大类招生机制,学生在大一阶段系统学习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大二开始分流至广告学方向,重点接受广告策划、数字营销等领域的专业化训练。专业师资团队由48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正高职称占比23%,副高职称占比3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19%,形成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互补的"双师型"教师结构。
课程体系以"文史基础+传播技术"为双核,构建了包含四大模块的特色课程群:
- 传播理论模块:传播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广告心理学
- 创意策划模块:广告策划与创意、消费者行为分析、品牌传播策略
- 数字技术模块: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网络广告设计、广告摄影摄像
- 实践应用模块:广告调查、新媒体运营实训、广告艺术表现
这种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既掌握广告文案写作与平面设计等传统技能,又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完成精准广告投放策划。特别在2020年,专业依托"中国-东盟文化传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搭建了涵盖跨境品牌传播、多语种广告制作的数字化实训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三层进阶"模式:基础技能训练(广告设计竞赛)、综合项目实战(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行业顶岗实习(广西云·广西新闻网实训基地)。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在2020年斩获国家级广告赛事奖项20余项,自治区级奖项超100项。校企合作方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共建的实习基地,提供真实项目操盘机会,例如"农鲜口袋团队"直播助农项目就曾实现单场葡萄销售破万元的实战成果。
就业流向呈现多元化特征:约35%毕业生进入4A广告公司及本土头部传媒机构,从事品牌策划与数字营销;28%任职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15%选择新媒体创业,主攻短视频内容生产与电商直播;另有12%通过考研进入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深造。据2022年第三方评估显示,该专业就业满意度达3.8分(满分5分),毕业生起薪较广西同类院校高出18%。